过去10年间,在我国显示产业的拉动下,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营收规模突破了2500亿美元;全球显示面板的出货面积扩大了1.67倍;我国新型显示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保持在近千亿美元的水平◆◆■,其中每年进口各类新型显示面板◆◆◆◆★、材料和装备都在500亿美元以上,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我国凭借庞大的市场优势和显示面板规模优势,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重要一极。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LCD面板总产能占全球份额的70%左右。2023年,全球显示面板的营业收入为1055亿美元,我国占比55%。2016年以来的8年间,我国新型显示行业营业收入全球占比提升了25个百分点,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全球占比提升了44个百分点,均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显示技术百花齐放的面貌将持续赋能数字经济。未来,努力营造良性、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优质、高效的合作机制,推动颠覆性应用创新,是我国显示行业愿意和全球同行共同探讨的课题。(记者 卢梦琪)
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渐进式创新不断取得突破。LCD仍然是显示主流市场的主角,我国显示企业正朝着■◆■★■◆“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刷新率、低功耗★★、低成本■★■”持续研发突破★★◆。
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在引领电子产品更新迭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孕育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型显示产业正引领社会生活从“万物皆显示■◆◆★■”走向更加广阔的“显示联万物”时代◆■★。
随着5G、IoT以及AI等新技术普及,以及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前沿技术、潜力产品和创新应用层出不穷★■,Mini/Micro-LED、车载视窗■■◆★■★、商用显示、健康显示、VR/AR、电子纸成为热点,为显示面板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显示产业在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4K/8K超高清显示、近眼显示等领域取得明显进步◆◆■◆,并对Micro-LED、印刷显示等下一代显示技术谋篇布局并取得成效。
在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维信诺等面板企业的带动下,我国逐渐形成辐射上游材料■★★◆■■、装备,全面赋能下游终端产品的产业生态。在上游材料方面,玻璃基板◆◆、驱动芯片、偏光片、光学膜等关键材料研发取得进步。以偏光片为例,我国企业杉金光电、恒美光电◆■★◆★、三利谱相继加码高端“超宽幅■★★■”偏光片新产能,截至目前,全球已建成的2米及以上的超宽幅产线条,我国在超宽幅偏光片方面无论从产能还是技术来看都走在行业前列。
OLED是目前创新最为活跃的显示技术,低温多晶硅氧化物技术(LTPO)、超高刷新率★★◆★、超高迁移率、屏下摄像头、无偏光片、叠层、印刷等各类技术和工艺不断推陈出新。随着京东方在四川成都建设全国首条、全球第二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将推动OLED显示产业快速迈进中尺寸发展阶段,引领我国OLED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当前我国显示技术创新整体显现了两大趋势◆■■◆★★,在显示技术本身的迭代升级之外■★★◆■,还要加强显示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中国显示行业有决心■◆◆、有勇气且有能力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技术创新争取实现技术引领,这也是今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京东方集团董事长陈炎顺表示。
360Hz高刷新率电竞显示产品、透明显示屏笔记本电脑、三折叠屏手机■◆、车载滑移卷曲AMOLED屏幕、电子纸艺术画屏等逐渐走向大众生活★★,彩电、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的中国品牌的快速成长◆■★,与上游新型显示器件企业互相促进,取得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30年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高速发展★■,不仅取得从“0◆◆◆■◆”到■★★★◆◆“1■★★■”的全新突破◆★,还在市场规模◆■◆★★、出货量等方面跃居全球首位◆★★■◆■,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领先的产业之一。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向记者表示◆◆★★◆★,我国显示产业在厘清显示技术发展思路之后集中力量去突破,并在必要时上下游协同进行团组式创新,有助于取得整体性的研发突破■◆★。
上一条: 共寻数字世界的安全与发展 数贸会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数据安全与治理专题会议召开
下一条: swop 2024:年底包装大盘点直击行业当下热点与前瞻展望 |
返回列表 |